找到相关内容295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圣严法师生前最后一本法语《最珍贵的身教》将出版

    圣严法师生前最后一本法语《最珍贵的身教》即将出版,书中记录了他在生命最后三年里的言行,包括对生死、病痛、贫穷的态度,以及许多圣严法师口述的故事,充分展现他的智慧和慈悲精神。 据介绍,书中每字每句全是圣严法师在病中亲自看稿润色而定稿,笔法典雅、用字精准,展现圣严法师对文字的用心与重视。 在书中,圣严法师谈起自己的贫穷经历。他说童年家贫,但父母认为“吃不会穷,穿不会穷,不会计量一世穷……。米粮...

    佚名

    |圣严法师|法语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3/12202437128.html
  • 一心十法界的真實義

    佛道(身處五濁惡世奉行傳播、佛法、真理、智慧法門為職業,終其一心無怨悔,不改其志的人)。 菩薩道(用身體的言行,來犧牲奉獻行利他主義,實踐之人)。 緣覺道(靈明敏銳,能掌控心念,不受自我七情六慾迷障之人)。 聲聞道(心不隨環境而變,也不會受到環境物質慾望迷惑之人)。 天道(擁有財富,卻極盡剝削,追名逐利為富不仁之人)。 阿修羅道(擁有權勢,為爭名奪利權力行不義之人)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3845247.html
  • 龍困淺灘的因緣-「成見」

    潛意識裏充滿著過去的追憶和對未來的期待,導致當下的思緒很不穩定,做什麼事都不能專注用心的去做,這樣的因果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」的法則是很正常的結果,根本就不須去訝異,或困擾,只要趕緊調整自己每一個當下的言行,趨向清...言行作為和未來的虛幻期待,換句話說,平常待人處事內心擁有陰暗不成熟的言行作為時,潛意識就會很忠實將自己違背良知,虛偽的意識儲存起來,這也是一般人所說的業力,它不謹會讓吾人,身不由己的去做一些造惡的事情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5445295.html
  • 释迦牟尼的五种造像姿势

    释迦牟尼,通常有五种造像姿势:   (1)成道像。结跏趺坐,左手横置双膝上,结定印,右手置右膝上,掌心向内,手指指地,表示大地做证,为解救众生不惜牺牲一切的言行。   (2)说法像。结跏趺坐,左手横置左膝上,右手向上屈指做环形,名为“说法萤”。   (3)布施像。站立姿势,左手下垂结与愿印,表示能满足众生一切愿望;右手屈臂上伸结施无畏印,表示能够施于众生勇气和无畏精神。   (4)降生像。童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2851911.html
  • 周谷城先生的傲骨

    “顽抗”到底的,确属难能可贵。在风风雨雨的社会大课堂里,他那铮铮的言行让我领悟到应该怎样维护人格的尊严,应该怎样维护学术的自由,应该怎样在风云激荡的世界上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! (摘自4月2日...

    吴欢章

    |人格|教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4/11514271022.html
  • 百僧一案·序

      百僧一案·序   周裕锴   公案本来是古代法律用语,指官府的案牍,可以为法律依据,辨别是非。禅宗借用“公案”二字来比喻可以判别教理邪正是非的祖师的言行。这些言行是一个个典型案例,禅宗将其...说法。   作为典范案例的祖师言行,公案充满了智慧,活泼机智,聪明幽默,不仅闪烁着佛性的光辉,而且饱含着人生的哲理。即使对于现代人而言,在宗教修行、审美体验、语言思维、哲学认知等各方面都有相当的启示...

    周裕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15280904.html
  • 黄秋生:我就是佛教里面所讲的金刚

    黄秋生的坦白和不羁,让不少人都害怕和他对话。去年SARS期间他就大大咧咧地说:“我的私人医生都叫我不要去‘淘大公寓’,因为我责任重大,香港不可以没有我。”大前年刘德华终于了结了当金像影帝的心愿,黄秋生却不屑这个金像奖的评审结果,而将自己过去的两个奖座都丢进垃圾桶泄愤……类似的大胆言行,在黄秋生身上多不胜数。 作为虔诚的佛教徒,黄秋生那过于桀骜不驯的言谈举止会不会跟佛教主张...

    佚名

    |众生|华人佛教|香港演员|黄秋生|金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7/13412886113.html
  • 至高無上的供養-柔和的心

    吝嗇無比,固執己見,令人排斥和憐憫。因為當吾人不懂得用柔和的心去看待一切人、事、物時,其言行作為就會處處對外去排斥、處處去計較。「柔」所指的就是柔順、智慧的心,「和」乃是為了利益他人,而用慈悲的眼神與角度來看待那些無知、幼稚的眾生,自身的言行舉止亦是服從大自然的教誨和指導老師的開示。若是吾人不棄拾我執(個人自以為是的頑劣),我見(個人不成熟的價值觀和看待事物的見解),我慾(自私的貪、瞋、痴、慢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5645299.html
  • 佛教中学

    所呵责的,因为戒虽是相对的,但并非没有作用。佛教认为:只有人、天善趣有情,才有望在此生解脱。如果一个人否认戒之作用,去作与四恶趣相应的言行,这个人的心也必成为四恶趣众生之心,于是失去解脱之可能;并会...因为如此种种原因,我们应该认真的持戒。持戒是佛教修学的基础。 佛教中学第三课------如何持戒 具体持戒与日常生活言行是不能分开的,那怎么作呢?核心是心意一法,即说正念正知于自己的日常言行等。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34353371.html
  • 如何灭除嗔念

    不到合适的粮食与药物,也找不到人来照顾或指引到另一个村落去。若有人看见他,一定会起怜悯之心,想着:‘这可怜的人,若得不到他人的帮助,一定会死去。’同样的,对于一个言行不洁净,心念又不能达至清澈平静的人,我们应发慈悲心,同情心想着:‘这可怜的人应放弃恶行、培育善行,否则死后一定不能轮回到善道。’”  “对于一个言行洁净,心念又清澈平静的人,我们又如何灭除嗔念呢?假设有一个被炽热的天气折磨得疲倦厌烦、喉...

    达弥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01453704.html